7部門聯合印發產品信息化追溯體系,守護消費安全恒欣助力
發布時間:2019.12.10
7部門聯合印發產品信息化追溯體系,守護消費安全恒欣告訴您
為提高我國肉菜和中藥材領域生產流通組織化、信息化水平,提升流通領域食品藥品安全保障能力,2019年以來,商務部會同財政部先后在58個城市開展肉菜流通追溯體系建設試點,在18個省市開展中藥材流通追溯體系建設試點。
截至2019年10月,商務部追溯體系已經覆蓋超過3.2萬家企業、52.4萬商戶,追溯品種覆蓋了豬牛羊雞肉、500多種蔬菜、1240種水果及近千種水產,中央平臺累計接收追溯信息63億條,日均接收追溯信息450多萬條,初步形成覆蓋流通主渠道的信息化追溯網絡。
現在為貫徹落實黨中央、國務院決策部署,進一步提升食品安全和消費安全保障水平,推動追溯試點示范轉化為制度性成果,構建長效工作機制,5月31日,商務部、工業和信息化部、農業農村部、海關總署、國家市場監督管理總局、國家中醫藥管理局、國家藥品監督管理局聯合印發了《關于協同推進肉菜中藥材等重要產品信息化追溯體系建設的意見》(以下簡稱《意見》)。
一:意見主要內容
《意見》指出追溯體系建設是強化質量安全監管、保障放心消費和公共安全、服務消費升級的重要舉措。《國務院辦公廳關于加快推進重要產品追溯體系建設的意見》印發以來,各地各部門積極行動,有效提升產品質量安全保障水平,但在工作機制協同、平臺互聯互通等方面還需要加強和完善。
二:意見七個協同要求
《意見》提出七個協同要求:推進追溯工作機制協同、推進追溯信息平臺協同、推進追溯應用協同、推動追溯建設運行投入協同、推動追溯法規制度建設協同、推動追溯政策配套協同、推動追溯培訓宣傳協同。
三:建立追溯體系的重要意義
建立追溯體系,有利于提高流通主體的安全責任意識,強化防范措施,形成溯源追責機制,創造放心肉菜、中藥材等產品渠道品牌,有利于消費者查詢和維權,改善消費預期,促進消費,有利于增強政府部門對問題產品的發現和處理能力,提高產品安全監管和公共服務水平。
有利于促進現代流通體系的不斷完善,提高市場運行調控水平,有利于促使生產者按照食品安全標準從事生產加工,從源頭提升產品質量安全水平。
總之,有了追溯體系的保駕護航,群眾的消費信心才會逐漸加強,此外,追溯體系還可以倒逼企業強化產品質量安全管理,通過追溯體系建設和追溯數據應用幫助企業創新商業模式,優化供應鏈流程,提升經營管理水平。
不過企業在建立產品防偽溯源系統時,一定要注意選擇正規的防偽公司來定制相關系統,這樣才能真正增加消費的透明度,促進產品銷量的提升,幫助企業快速發展。
如果企業有建立產品追溯系統的需求,歡迎前來咨詢恒欣:400-808-2234,恒欣可根據企業的實際需求量身定制各類解決方案,一切只為服務好每位客戶。
區塊鏈技術在食品追溯系統平臺中的作用恒欣告訴您
食品安全追溯已經從國家層面的政策下發,發展到全國人民關注的熱點問題。
建立和完善食品安全溯源系統對消費者具有重要意義,同時也可以為政府監管和食品供應商銷售提供便利。
區塊鏈,作為一項新興技術,已經可以在食品行業追溯體系里應用,提供更優的解決方案,和已有技術的差別也很大,物聯網+大數據技術的方案較為繁瑣,時間成本較高。在其基礎上增加的區塊鏈技術,將使食品安全溯源更加便捷和高效,在一定程度上能夠快速解決我國食品安全溯源體系的監管難題。
追溯可以解決的安全問題在食品、醫藥行業上體現的尤為明顯。
最近人用狂犬病疫苗事件引起了廣泛關注,長春長生生物有限責任公司編造生產記錄和產品檢驗記錄,隨意變更工藝參數和系數,被責令停止生產。國家藥品監督管理局進行藥品溯源,召回尚未使用的狂犬病疫苗。藥品溯源和食品安全溯源類似,為消費者提供安全保障。
2006年美國發生“毒菠菜”事件,波及全美28個州,導致3人死亡,將近200人住院,事件在美國造成很大影響。當時為了追溯事件源頭花了2個月時間,最終發現很可能是野豬將致命細菌傳播到加利福尼亞州的菠菜田里。追溯事件的源頭利于問題的快速解決,食品安全溯源是“毒菠菜”事件的突破口。
首個食品安全溯源體系是1997年歐盟應對“瘋牛病”問題時,逐步建立并完善起來的。體系所包括的一整套食品安全管理制度由政府推動,覆蓋食品生產基地、食品加工企業、食品終端銷售等整個食品產業鏈條的上下游,通過類似銀行提款機系統的專用硬件設備進行信息共享,最終服務于消費者。
一些發達國家的食品安全溯源體系包括食品安全監管和食品安全溯源制度兩個部分。其食品安全監管強調對從農田到餐桌整個過程的有效控制,在全程監管的基礎上實行食品安全溯源制度。
我國食品安全溯源問題主要體現在監管方面。
首先,監管食品安全溯源體系本身較為困難,食品流轉程序復雜,存在多個主體,政府監管整個體系使其有效運行需消耗大量時間成本和經濟成本。
其次,對我國食品安全溯源體系的監管更加復雜,我國幅員遼闊,中央對地區的食品安全溯源體系的監管較易存在監管不充分的問題。
面對眾多監管難題,以及國家現在建議
借助物聯網和大數據技術來搭建食品安全溯源系統。
食品追溯的方式方法有很多,從傳統的賬本流通到電子臺賬記錄,都是為了讓商品流通更加清晰、讓整個過程有據可依,隨著科技進步和信息化的發展,通過上云的方式來實現追溯已經不是不可能。
我國有10個肉類溯源的試點城市,無錫是其中之一,其建立的肉類追溯體系運用物聯網和大數據技術實現肉類商品流通的索證索票、購銷臺賬的電子化,從而形成來源可追溯、去向可查證、責任可追究的質量安全追溯鏈條。
如果某一批次的食品出現問題,可迅速通過系統找到其銷售終端封存未售產品,快速追溯,避免流入市場。
通過區塊鏈搭建食品安全追溯體系可為消費者提供更多安全保障。
供應鏈解決方案同食品安全溯源體系的解決方案存在共通之處,因此,區塊鏈技術的供應鏈解決方案的發展為食品安全溯源提供啟發。
沃爾瑪和IBM集團在2019年開始進行區塊鏈追溯平臺的測試運營,共同探索利用區塊鏈技術實現高效的食品溯源解決方案。過去從終端追溯到農場需要花26個小時,借助區塊鏈技術僅需10秒鐘。
2019年3月3日,京東宣布將推出區塊鏈平臺來跟蹤海外肉類供應商的牛肉產品進口情況,希望利用區塊鏈技術使消費者跟蹤其所購買的澳洲牛肉的產地、牛的飼養方式以及運輸方式等。
區塊鏈防偽追溯是怎么實現的?
區塊鏈防偽追溯平臺是一個包含制造、供應、分銷、零售、物流企業及最終用戶在內的聯盟鏈,將物流、資金流等信息記錄在鏈上。鏈上的數據是多方參與共同維護、共同享有,并且利用密碼學技術實現了數據的不可篡改、不可抵賴及隱私保護。
區塊鏈技術的引入促進了食品安全溯源體系的進一步完善,從大數據的角度看,區塊鏈技術的引入促使政府、消費者和食品供應商可獲得實時的數據共享,增加了數據的真實性和完整性。
區塊鏈技術的應用會讓政府更加方便的實現質量管控、產品召回、過程追溯、責任核定等監管需求。對于消費者而言,也會獲得更高級別的安全保障,購買食品、藥品會更加安全、放心。
恒欣致力于為客戶提供高性價比的產品追溯、防偽、營銷整體解決方案,我們將從物聯網技術、大數據技術的研發使用到,到區塊鏈技術的資源投入,為將來“一物一碼”、“萬物互聯”做出自己的一份貢獻。